房天下 >资讯中心 >金融 > 正文

加速退地也要谨防红名单央企信贷“体内循环”

中国证券报  作者:林喆  2010-12-08 09:24

[摘要] 自3月下旬央企“退房令”公布后,70多家主业非房地产的央企在清退房地产业务方面一直进展缓慢。为此,近期监管机构向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包含16家房地产央企的“红名单”,对红名单以外的央企,商业银行将停止发放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此前投放的存量贷款也要及时回收。

 

 

推荐阅读:银行只对央企红名单放贷 沪地产商大多不知情

沪上地产商大多不知情,担心信贷断流波及自身

有报道称,监管机构日前向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要求商业银行只能对名单上的部分房地产央企进行信贷支持,对于非支持范围内的房地产央企,商业银行不得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昨晚,银监会新闻处负责人回应称,今年9月,银监会向银行下发了主业含房地产的中央企业名单,要求银行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工作。一些不在“红名单”之列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则担心,信贷断流恐波及自身。

“红名单”外央企停贷

昨天,来自《中国证券报》的一则报道称援引银行人士的话透露,银行已根据监管部门下发的“红名单”,要求分支行对名单中所列示的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授信额度。原则上不得对16家以外的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红名单”上获批的这16家央企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另外还有,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等。

该报道引用某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已经根据监管部门下发的“红名单”,要求分支行对名单中所列示的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授信额度,对除了16家之外的房地产央企,存量贷款要采取保全措施,尽早回收。存量到期收回的,项目贷款无法续贷。目前监管机构预先布防高风险房地产企业。对于存在高价购地、跨业经营、过度扩张、负债率偏高等问题的高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密切关注其经营状况,一旦资金回笼出现紧张,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对有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竣工事件、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停止对其发放新开发贷款和贷款展期。

意在加强开发贷款管理

国资委今年3月就曾发出“清退令”,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但现在已过去8个多月,仅有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其不足20家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余71家央企超过200家地产公司至今未见动静。这78家央企旗下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约占央企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公司数量的60%,资产总额占比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为15%和7%。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按照目前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6607亿元计算,要求清退的78家央企的房地产资产总额约为991亿元。这也意味着,有近千亿元房地产资产被滞留在78家央企内部。

就此,银监会新闻处的这位负责人6日晚间表示,为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有关“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的要求,今年9月,银监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了主业含房地产的中央企业名单,要求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今年10月26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10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曾强调,要高度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控大型房企集团贷款风险,预先布防高风险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并在把握风险的基础上,合理满足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继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民企忧心信贷断流波及

分析人士认为,银监会这一表态,一方面表明,市场风传的房地产央企“红名单”确实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金融业对央企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进程之慢的忧虑。更重要的,近期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坚挺,与市民期盼的实质性下调相距甚远,部分城市房地产央企高价拿地现象有所“回潮”,银行业此举意在为调控中的楼市再度降温。

事实上,随着调控不断深入,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一线楼市观望再起,市场交投陷入停滞。新开楼盘不能迅速去化,新拿土地不能马上开发,受此影响,不少房企的资金链已经亮起“红灯”。关注房地产的贷款风险,防范由于房价下跌、房屋滞销等而可能引发的房企不良贷款骤升的压力,成为金融监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随后连线沪上万科、绿地、龙湖等“非央企”房地产企业,得到的回应大多一致:不清楚有“红名单”存在,担心信贷断流波及自身。尽管没有资格登上这份“红名单”,但随着中央抑制通胀之坚决,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存款利率、准备金率上调以及预收资金监管等动作频频,金融领域严控放贷规模,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均受到开发信贷收紧的波及。

相关新闻

"清退令"下78家央企至今未退出"非主业地产"

78家央企退地进展缓慢 国资委今年任务恐难完成

“清退令”岂能因央企撒娇而心软

"红名单"倒逼78家央企 或加速寻找退地接盘者

多银行"红名单"流传 仅16家央企获新增开发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